金华市积极开展“三项计划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|
||||
|
||||
金华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“三项计划”,定期在对口民族地区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,支持各族群众来金就业创业,鼓励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金就业。积极发挥金华名人文化在民族“三交工作”中的影响力,开展“融情夏令营”活动,以场景式、互动式、体验式、沉浸式等方式,使各族青少年更好地感受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频共振创造的辉煌成就;开展“东迁西归”活动,为中西部省份青少年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学习、体验环境,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奇迹,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,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,铸牢中国心、中华魂、中国梦。 一是擦亮“浙阿百校十万‘石榴籽’青少年融情工程”品牌。2020年起,会同市援疆指挥部、市发改委、团市委开展“百万绘本送新疆、同心共筑中国梦”活动,承办工程启动仪式新闻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。继2020年在温宿四中建成阿克苏地区首个“百校十万‘石榴籽’工程”工作室,在温宿二中、三中、龙泉社区和金华新村续建25个“石榴籽工作室”,开辟金华温宿两地青少年“三交”新阵地。投入150万元建成南疆地区首个青少年文明实践中心。发挥金华义乌陈望道中文首译《共产党宣言》100周年的品牌效应,组织金温两地10万名青少年共读《共产党宣言》,组织开展金温融情夏令营、参观陈望道故居等系列活动。深入实施“‘榴’光溢彩工程”,开展“筑梦想·迎亚运”公益市集、“千山万水隔不住·圆梦阿克苏一万微心愿”等爱心公益行动,累计筹集爱心资金17.4万元,募捐绘本8.2万册,帮助3200名小朋友圆了微心愿。 二是创新“东迁西归”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永康市结合自身实际,以永康职业技术学校(五金技师学院)为依托,积极探索东部与西部协作、学校与企业合作、线上与线下融合的“东迁西归”职业教育新模式,大力实施职教学生“订单式”全流程精准培养,助力“扩中提低”、推动共同富裕。“东迁西归”模式的推行,每年培养中高级技工2000-3000余人,为西部3000-5000人解决高质量就业,人均就业薪资提升3000-5000元/月。五至十年后,将有70%-80%学生实现“东迁”就业、20-30%学生实现“西归”发展。 三是以互嵌共融为目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推广制定行业“标准”,印发《金华社区民族工作标准汇编》,探索基层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基层治理、志愿服务、文化活动中,积极打造嵌入式社区环境,整合搭建各类交往交流交融平台,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在各民族人口较多的社区,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,主动解决利益诉求,化解矛盾纠纷,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、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,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。 四是以拓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流渠道。牵线金华和新疆温宿签订文旅智库共建战略协议,20名金华温宿文旅专家组成文旅智库,助力当地建设文旅“数字大脑”,有效推动当地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。牵线温宿县政府分别与市总工会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签订《工会疗休养合作协议》,签约3个项目,总投资8.28亿元。2021年,助力“引客入温”突破300万人次,带动旅游消费15.17亿元。东阳市立足横店影视基地优势,依托“横漂荟”平台,每年组织港澳台各民族青少年走进千年古城,开展“巡根之旅”等活动,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、对伟大祖国的认同,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,铸牢中国心、中华魂、中国梦。 |
||||
(编辑: 金华市民宗局) | 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
|